我司受约参观湖北地信集团
我司一行人员受湖北地信集团华中雄教授约请参观湖北地信集团,华中雄教授详细的讲解了地信集团在北斗定位方面的特长及北斗芯片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范围。
北斗智慧城市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结合数字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面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网络化管理、服务与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
一、 北斗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1. 城市智慧交通
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城市海量交通数据的全面整合和深入分析,充分打破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各交通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使交通信息资源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时空范围内更有效地实现供需对接,从而提高人、车、路的交通协调配合能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提高应急救援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市民出行具有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全新体验。
依托城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建设交通综合监测系统、交通整体调控系统、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交通运行指挥系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及应急决策系统),整合城市综合交通的相关部门(包括公安交通、公安局、公交、出租、地铁、长途、公路、城管等)的各类交通信息资源,对城市交通中的人、车、路的综合分析,实现交通运行管理、交通综合协调、交通行业管理、交通规划与决策支持、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使整个城市交通运行的有序、安全、快捷、高效和环保。
通过对采集公共交通静态和动态数据的分析,可以通过电子站牌、网站、手机APP、微信等各种方式为大众提供公交线路和站点查询、同种交通方式换乘和换乘站点、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车辆到站和乘车时间查询等全方位服务,以及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等服务信息,方便大众利用公共交通出行,进而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同时,面向公众提供多模式多标准实时在线导航服务,大幅降低事故,降低排放,提高交通通畅率。基于交通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研发城市交通事件检测技术、车辆人群疏散仿真等技术,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城市交通应急响应平台,实现突发灾害下的有效应急响应。
典型应用:城市智慧公交管理系统,城际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北斗公务车管理系统,北斗租车服务管理系统等。
2. 智慧停车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激增,出现了城市停车难的并发症。为了让停车更有效率,各地都在加强智能停车场建设,但因缺乏城市级的统筹管理和信息共享,分散的停车诱导系统往往沦为信息孤岛。整合城市停车信息资源,规范信息接入标准,提供统一的停车支付和诱导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应用北斗技术打造的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结合车位传感及智能收费管理终端,实现无人值守道路停车管理,集成主流支付方式,实现不停车支付,提供统一的停车诱导和预约服务,让市民准确掌握出行信息,避免因迂回造成的交通拥堵;对区域内所有道路泊位和各类停车场实施统一的数字化编码,实现了城市停车资源的全面整合;对占道车辆停放进行充分感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车位周转率和管理效率,杜绝了逃费与违章占道停车。实现车位资源实时动态查询、预定、交易、付费的全智慧化服务,管理上实现动静结合、数量和对象、资源和服务多维度、精细化、整合型智慧化管理。
典型应用:整合车辆信息、车主信息、停车场信息、车位信息、管理员信息、实时车位状况、设备管理养护、收费信息和执法处罚等各类静态交通大数据的城市发展研究。
3. 数字城管
应用北斗定位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等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北斗+智慧城管”,将复杂的城市管理工作全部纳入数字化、网格化和空间可视化管理,加强城市重点对象的全过程动态监控,实现城市管理由自动化、智能化到智慧化的提升。
“北斗+智慧城管”,同时将城管、环卫、园林等纳入统一管理,还建立起统一协调的视频监控、车辆管理、应急指挥、移动执法等管理系统。系统与相关部门的“天网”实现对接,采用北斗应用系统,对重点区域和管理盲区进行实时监控。
典型应用:城管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城管车辆管理,井盖、路灯、垃圾箱等城市部件的动态监管,对城市管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迅速定位,及时处理。
4. 桥梁监测
应用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与现代传感监控技术进行完美融合,将为桥梁安全检测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具有高精度(如监测点三维绝对坐标值≤3mm)、全覆盖、全天候、全天时、全自动、大数据等优势。
典型应用:桥面倾斜监测、挠度监测,应力应变、环境温湿度、裂缝监测、支座位移监测等。
5. 沉降监测
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基于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距离远、受限条件少等优点,与现代传感监控技术进行完美融合,为地表沉降安全监测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
典型应用:地面沉降、土层分层沉降、地下水位监测等。
6. 智慧管网
应用北斗定位技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以空间信息数据和属性信息数据为资源,通过地下管线信息和城市基础空间信息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查询、统计、输出、更新,实现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从而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通过对市政、自来水、燃气、电力、通信、供热等地下管网的探测普查,掌握地下管线建设现状,通过构建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地下管网数据的批量入库、日常维护更新管理、权限控制以及数据发布等功能,并基于地下管线数据提供完整的统计分析服务,例如覆土分析、爆管分析、管线预警分析等,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以及部门审批提供辅助分析服务,实现了地下空间设施的精细管理。
典型应用:管线检测、管线防腐、管线施工、管线巡检、管线应急抢修等。
7. 智慧工地
应用北斗高精度技术,打造“建筑大数据”管理平台,采用视频压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云存储、云计算、决策支持系统等先进的信息化处理技术,为政府部门、建设方、建筑承建商、建筑业主、建筑监理和广大市民搭建信息传输渠道,提供一套智能化的大数据服务应用,真正实现建设工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监管。
典型应用:施工人员管理、沉降监测、位移监测、施工质量与安全检查、施工管理、工程机械安全控制应用等。
8. 地质灾害监测
应用北斗高精度技术,充分利用当前物联网技术、智能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嵌入式技术、通信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以一定范围(区域)的滑坡地质灾变体为监测对象,加强对滑坡体的在线监视、监测和设备状态检测,以期望达到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滑坡体网络综合监控系统,提高监管部门滑坡体监控和应急响应水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目标。
典型应用:矿区监测,滑坡体地表位移监测、滑坡体深部位移监测等。
9. 平安城市
应用北斗高精度,打造城市智慧智慧平台,以时空信息基础数据及业务数据为依托,整合各种警务空间信息资源,利用电子地图可视化的特点,将研判结果直观地显现在地图上,为公安业务信息空间定位、可视化管理和综合分析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典型应用:警员定位与追踪、调度,民警巡逻路线安排和动态调整布控,大数据统计分析城市警情等。
10. 智慧执法
应用北斗技术,打造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凭他,实现执法数据按阶段、按时间、按主体、按类别等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为行政执法监督考核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同时整合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人员、案件精确定位、问题发生热区图显示等,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交互体验,使得行政执法工作通过“一张图”全面展示出来。结合4G/3G、无线视频以及物联网技术,支持手机终端,可增强对执法人员、案件的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使平台更加强大、全面,能够为提供数据分析等应用支撑。
典型应用:执法人员管理、案件精准定位管理,应急事件处置等。
11. 智慧环卫
采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手机应用技术、4G无线网络技术、GIS地理信息、北斗定位等多种技术,将环卫设施、人员、车辆及环卫对象等环卫要素融合在一个信息平台上,按照“网格化管理,监管分离”的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对环卫基础设施、环卫车辆、建筑渣土、责任保洁区域的监管并对多渠道上报的环卫事件指挥派遣快速处理,使环卫作业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快速解决。
典型应用:环卫车辆管理、环卫设施管理、应急事件管控等。
12. 智慧校园
应用北斗定位技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定位,打造立体化的校园安全体系。为学校和家长提供终端定位、位置查询、求救报警、校园安防、上学考勤等关爱服务。便利学校安全管理,增强家校互动效率。
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实现校园环境管理的数字化,通过校园应用平台,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服务。实现学生管理、校园监控、消费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无缝融合。
典型应用:学生安全管理,校园安全监控(人身安全监控、设施安全监控、周边环境安全监控),北斗电子巡更等。
13. 智慧医疗
结合县区实际情况,应用北斗技术,有效整合新农合监管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包括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药品监管系统、医疗资源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双向转诊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卫生门户网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电子病历及临床路径等各业务系统及信息资源,建设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数据交换中心。为运营商打造个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为终端用户和医疗机构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典型应用:通过北斗提供的“位置服务”,实时掌握患者的状态。
14. 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就是以北斗位置服务为依托,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家庭中的智慧家居系统、社区的物联系统和服务整合在一起,使社区管理者、用户和各种智慧系统形成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以达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给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智慧化”生活体验。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是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
智慧社区将社会治理、网格管理、社区服务、安全防范、绩效考核、公共卫生、居家养老、在线购物、广告服务等成熟的应用整合在一起,构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政务、民生服务,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化工作平台,为社区和群众互动交流提供了高效的渠道。
- 上一篇:我司受约参观游览武汉大学 2021/12/13
- 下一篇:公司拓展交通业务 2019/3/26